返回

第二章 关外百姓 一 圣旨:弃地不弃民 冲冠一怒为红颜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崇祯十七年三月六日,钦差提督军务镇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吴三桂,接到了由锦衣卫和太监们日夜兼程送来的诏书。

崇祯帝在诏书中,令吴三桂放弃宁远卫,全军入关勤王。吴三桂在接到诏书后,还是依然严令部下不得泄露放弃宁远的消息,那些送诏书的使者则被安排在了总兵府的后院,而不是在驿馆。这么做的原因,一个当然是接待的条件会好些,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诏书的内容被泄露。现在这些太监和锦衣卫正在享受着关外的各色野味,也许还在检视送给他们的貂皮和野山参等等礼物。

吴三桂的义父高起潜是崇祯帝身边最得力的太监之一,但吴三桂对太监和锦衣卫之流却一向不以为然,甚至很看不起,当然,他义父高起潜例外。不过吴三桂对这些人的礼数还是不缺的,应对态度也不亢不卑很得体,同时私下该有的礼物也一样不会少,按照来人的品级官位和重要程度而份量不一。

只是吴三桂从来都不送他们金银,任何人都不,他只送当地土特产。这样一可以避免外臣内交的非议,二不会让那些内臣们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再者这些礼物也算是珍稀之物价值不菲,拿出去也不会堕了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那些内臣,尤其是当权的太监们,对金银有着一种固执的迷恋,同时对数目却已经将近麻木,除非数额特别大,不然他们永远不会觉得你送得很多。可当你送过大数额以后,再送小的,那么他们不但会觉得你很不够意思,也许还会对你不满乃至怨愤,最后是敌视。

这些,都是当年义父高起潜在自己正式走上仕途后,扬言送见面礼,把自己叫进内室郑重其事说的一番话中的一部分。这份礼物让他一直受用到现在,并且获益良多,他因此一直很感激这位义父,对这位老于人情世故的的太监义父也有着一份额外的尊重。虽然他知道这位义父一样收受贿赂,在打压宦途对手时毫不留情也不择手段,但吴三桂知道他对自己是真的喜爱,那一番话,正是他驰骋官场多年不倒的心得之一。

现在最令他头疼的,既不是怎么样防止放弃宁远的消息泄露,也不是怎么去招待那些太监和锦衣卫。这些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相信在关宁铁骑中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而交接官场对他来说也是同样游刃有余。在崇祯十六年勤王班师离开北京时,他父亲在北京的家门口,就排出了将近几里长的京师大小官吏甚至宗室的送礼队伍。

现在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宁远卫的三十万百姓怎么办,这老弱病残、青壮妇孺夹杂的三十万平民,该拿他们怎么办。

皇上在诏书中除了招他入京勤王,着他放弃宁远外,还加封他为平西伯,当然,其他被招入卫的两镇也都同时晋封为伯。这个虽然让他很高兴,但却并不能让他轻松一些,也不能帮助他解决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皇上只是轻轻松松一句话,“弃地不弃人”,不过五个字,写起来轻运手腕顷刻可完。可这五个字对吴三桂来说,就是他自小时起在关外日日要见的那些人。那些每天卖菜卖瓜果给他府中、在他巡视时望着他的眼神中充满敬重的实实在在的人,这样的人足足有三十万之多。而在他们背后,还有整个大明朝百姓和上下官吏乃至皇上的眼睛,他们都在看着他,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清虏自起兵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冲冠一怒为红颜》,牢记网址:m.xs639.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