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产品结构 抗战之军工元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其实早在占领巩县兵工厂的第一天,李卫华就发现该厂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不说别的,光是月产40000多发山炮、野炮等各式榴弹炮所用的钢炮弹(迫击炮弹的弹壳为铸铁),就需要占用多少人工、消耗多少金属和炸药?而巩县兵工厂却偏偏又不能生产发shè这些炮弹的榴弹炮(75mm、105mm和150mm三个口径。),这不是浪费吗?当然,老蒋如此安排,或许是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但一旦对rì开战,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兵工厂各自负责一部分产品的生产模式就会暴露出巨大的弊端,哪怕只有一个被rì本人占据或是摧毁,都会令武器弹药的供应出现巨大缺口,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者(所以老蒋开战前后将兵工厂都集中到chóngqìng去了,但运输的费用与路上的损失却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比如广西的那个就毁掉了一半。)。而对只有这一个兵工厂的红八军团来说,这种产品结构就更cāo蛋了,就拿105mm榴弹来说,红八军团现在一门105mm大炮都没有,一月生产14000发炮弹的产能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巩县兵工厂的很多产品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李卫华居然在“新厂”的生产计划里看到了光气等几种毒气的名字。好吧,就当老蒋是未雨绸缪,这些毒气是准备用来对付rì军而不是同胞(注1)的,但这些一战时期的毒气对于装备有防毒面具的rì军来说,又能有多大作用呢?再说,以**的装备水平和弹药供给,与其浪费产能来生产毒气,还真不如全力生产常规的枪支弹药......

因此当天李卫华便中止了这些无用项目的生产,让兵工厂集中生产迫击炮弹、手榴弹和枪弹,其中尤以枪弹为重中之重。而令兵工厂上下意外的是,被要求以最快速度生产的,竟然是毛瑟手枪弹的生产线。原来,一方面是在大别山消灭了几千别动队后,红八军团二十响的装备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千支,子弹的需要量自然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吴运铎通过数十天来的反复思考和数以百计的试验,终于成功地将原本9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改为7.63mm,而可以使用在中国更为常见的毛瑟手枪弹,并在不增加造价和工时的前提下,顺便在几处细节上进行了改良,使其无论在jīng度上还是在可靠xìng上都有所提高,最难得的是,新枪型可以使用二十响盒子炮的弹匣,这对减轻后勤压力无疑大有裨益,冲锋枪可是子弹大户,“边区造”冲锋枪生产难度又低得令人发指。

说起来也是万幸,巩县兵工厂大概是国内枪弹质量最好的一家了,早在十年前驳壳枪还没出现连发型号的时候,该厂就已经改造出了使用毛瑟手枪弹的冲锋枪“花机关”,由此也可以看出巩县兵工厂生产的毛瑟手枪弹质量之优异,要知道国内虽然稍大一点的兵工厂都能生产毛瑟手枪弹,但用于连发的二十响或者冲锋枪的话,却是很容易卡壳的(用于捷克式机枪的毛瑟步枪弹同样有这个问题,而巩县所产的也同样质地优良。)。若非巩县兵工厂有这个技术基础,李卫华的改造计划只怕就没有现在这样立竿见影了......

而7.92mm毛瑟步机枪弹的生产线却全都暂时停产进行技改,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约铜铅,李卫华打算效仿历史上新中**工系统的经验,以钢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