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节 我却没捉紧你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孔子父亲的正妻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妾生了长子孟皮,但孟皮脚有残疾,不能延续香火。后来孔父又娶了房小妾,当时结婚的时候,孔父66岁,小妾还不满20岁,由于年龄的悬殊,他们的婚姻于理不合。因为在当时,男性合适的结婚年龄是16到64岁,女性是14到49岁,况且孔父属于士大夫阶层,而小妾属于贱民阶层,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婚姻于理不合。那个时候,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男女行为,叫“野合”,这是诸侯国为了快速增加人口而专门设立的。于是,他们只好定居到山里,为的就是生出一个健康的儿子,以续香火。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孔子出生了。由于孔子一出生就头顶凹陷,所以起名为孔丘,他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所以又称“孔老二”。古代兄弟在排行的时候有“伯仲叔季”之说,一般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孔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求福,曾经在尼山祷告,因此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被父亲的正妻驱逐。孔子的母亲失去了丈夫的庇护,在家里没有办法立足,于是带着孔子去了其他地方,过着清贫的生活。

东周时期,天下大乱,诸侯早已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天子制定的礼乐制度逐渐瓦解,礼崩乐坏,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孔子由母亲一手带大,他童年的物质生活非常拮据。孔母虽为女流之辈,但却非常明事理,她在给予孔子丰厚母爱的同时,对他从小就进行礼的教化。孔母也绝非是一位愚昧、迷信于周礼的妇女;相反,她非常深明大义,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嫁给一个糟老头子。至少,她把对的一面给了孔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孔子六岁的时候就懂得和小伙伴们玩礼仪的游戏了。

孔子慢慢长大了,深知母亲养育他的不容易,所以,在他认为自己可以的时候,就出去劳动,帮母亲分担一些压力。他十四岁的时候说过:我小的时候很卑贱,做过各种粗鄙的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在小的时候多吃点苦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的话,他能见识到很多真实的画面,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心灵。等他慢慢地长大,也就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倍感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了;并且,以后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耐力更好,分析事物的思路更清晰。在日后的磨练中,孩子的进步速度更是非常快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想过一份踏实的生活。对于踏实的认识,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踏实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磨练。物质匮乏时,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辛勤的劳动,我们能给自己的家人一份踏实的生活,幸福满满。但人往高处走,有一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和别人叙述自己以前创业维艰的时候,老泪纵横,这是在为自己感动,也是扬眉吐气的发泄。好吧!前半段人生经历了苦难的磨练,这个过程虽然有些苦,但内心还算踏实。

我们继续用“磨练”这个词,磨练不只是身体上的,也是意志上、精神上的,它会随着我们外在条件和内心修为的变化而改变、升级。我们人生的后半段富足了,物质方面充裕了,但我们还是需要踏实的生活。我们可能有精力有时间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甚至我们只要一伸手,就能触碰到醉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软绵绵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