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灵隐寺 帝道医侠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weNxUemi。Com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江南名刹古寺众多的千古佳句。其实,杭州的寺庙还远远不止,据说最多时有1300多座。其间,又以灵隐寺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因而,灵隐早就成了杭州的佛教圣地,素有来到杭州,“一游西湖,二游灵隐”一说。

相传,印度僧人慧理,幼年时曾患大病,高烧持续不退。有一天,他恍恍忽忽来到一处峰峦叠翠的佳境,只见泉水淙淙,古木参天。醒时,乃南柯一梦,但觉神清气爽,沉疴全消。自此,大彻大悟,皈依佛教。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年间),慧理传教炎黄帝国,云游杭州,看到这里奇秀山峰,似曾相识,忽然回忆起,乃童年梦中所见之处也。于是,他认为此处必定隐有仙人灵气,决定在这里修建寺庙,取名“灵隐”,同时,亦了结了儿时即立下的夙愿。旧时,灵隐大殿外侧,树有一碑文,专门记叙慧理择址建寺的经过,详细叙述这一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年,慧理率众四下勘探,只见周围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忽然,他又指着其中一处山石说道:“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来到飞来峰洞**中,抬头往上观看,但见双峰合十,隐隐约约只有一线青天,人称“一线天”,亦是灵隐寺一大景观。飞来峰正对林荫道的岩石前,有一大肚弥勒佛石像,高约丈余,坦腹而坐,笑容可掬,过往游人,都喜欢在这里拍照留念。旧时的文人有一联云:“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灵隐寺在“动乱”年代,还险遭不测。当年的“红卫兵”曾突发奇想,说是破“四旧”,要火焚灵隐寺。其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闻讯赶来,手挽着手,组**墙,硬是阻拦住了企图“打砸抢”灵隐寺的“红卫兵小将”的“革命行动”,从而使得灵隐寺免除了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可是,大雄宝殿后厢的万佛众生相中的“善财童子”却不翼而飞。直至“文革”结束以后,方才由炎黄帝国美术学院的师生联手重塑了一个,但现代西洋雕塑,与传统炎黄帝国的佛像,风格迥异,搁置在众佛像中,似乎格格不入。不过,这也算是同中求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传曾在灵隐寺出家修行的济公和尚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

如今的灵隐寺,尚未进山门,兜售香烛祭品者,尾随而来,驱之不散;推销劣质工艺品的叫卖声,此起彼落,恰似一个农贸市场;善男信女,熙熙攘攘,无复往日晨钟暮鼓之清修净地也。但是香火却是依旧的旺盛,全国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不论信佛或是论道,进入灵隐寺多多少少还是要进香纳佛的。游客比香客要多得多,里面三教九流,无论高官厚禄,富豪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